寶寶是按需喂養,還是按時喂養,好呢?:育兒問題解答交流分享

時間:2023-10-26 00:32:17 作者:育兒問題解答交流分享 熱度:育兒問題解答交流分享
育兒問題解答交流分享描述::常說,女人當媽后都會有一股狠勁。的確,在養娃這條升級打怪的路上,快準狠是基本要求,斗爭的敵人有時也包括自己和身邊的所有人。 在寶寶喂養這件事上,“對手”除了那個張口就知道要吃的小寶貝外,還有兩位強有力的辯手,他們分別是“按時喂養”和“按需喂養”,寶寶餓了的信號又是如何發出的呢? 按時喂養理論出現的原因 以前大家普遍推崇的是按時喂養:也就是出生后,約2小時左右哺乳或喂配方奶粉1次,一兩周后適度延長至3小時,然后根據寶寶情況逐漸延長喂奶間隔時間。 按時喂養出現的原因,主要有以下幾點: 1.過去,為保障新媽媽休息,剛出生的孩子被迫母嬰分離,送到新生兒室集中護理。 要是每個孩子一哭就喂奶瓶,護士姐姐可得累壞了,當然是定時定點由專業工作人員喂哺。 那么,當這樣一個肚子撐大、腸胃不舒服、乳頭混淆、安全感缺乏、秩序感混亂的小寶寶被送回母親身邊的時候,缺乏嬰兒接觸和吸吮的新媽媽又沒多少奶,寶寶當然會經常大哭大鬧了。 2.出生不久的孩子吸吮需求很旺盛。 小寶寶出現“求”大于“供”現象時,很多人采取的解決辦法是少吃多餐!掐著點兒喂是最妥當的,其他時候哭了,不一定是想吃奶(很多時候只是想吸吮),就用抱著、搖著、拍著、遞上安撫奶嘴等方式,變著花樣兒哄孩子。 按時喂養存有一定的危害 現在,相當多的研究指出按時喂養的不合理性,主要考慮到可能影響孩子的心理,或可能造成進食和睡眠障礙。 定時喂養時,如果寶寶哭鬧還接著喂養,容易出現胃食道反流,越哭越喂,越喂越哭,經常吐奶,不好好睡覺等現象。 嬰幼兒吃奶的特點 1.自然狀態下,寶寶吃奶的時間和頻率不斷變化。 剛出生的寶寶是清醒的,天生有尋乳反射,主動找奶頭含一含。如果沒能找到,困惑又有些失望的他會陷入睡眠。 剛出生寶寶也挺累,經常會睡很久,慢慢從“活躍期”進入“抑制期”,有些寶寶十幾個小時都不怎么吃。很多媽媽擔心,怕孩子餓壞了,就去吵醒他試圖喂母乳或奶瓶,他要么沒吃一會兒就又睡著了,要么非常煩躁地大吵大鬧。 第二天后接下來一周,寶寶突然馬力全開,奮力吃奶。這是因為寶寶進入了第一個加速生長期。 之后,寶寶一陣陣地生長加速,最常見于2~6周,2個月、3個月、6個月前后,9個月及1歲前后往往不如之前明顯。在這些時候寶寶生長速度很快,吃奶頻繁,間隔期短,容易睡不好覺,有些孩子可能會出現“攢肚子”的情形,好幾天不大便。 生長加速期前后,是生長速度放緩的時期。有些孩子還會出現生理性厭奶期的表現。 因此,寶寶對奶水的需求量,是一陣陣增加和減少的。非要刻板地定時定量喂養,顯然不符合孩子自然生長規律。 2.寶寶的個性完全不同,吃奶“畫風”差別巨大。 剛出生的寶寶大致分為兩類,“大快朵頤”寶寶和“馬拉松”寶寶。前一種會讓媽媽感到很自豪,后一種經常睡著,每次吃很久,吃奶間隔也很短,經常讓媽媽們很擔憂。但他們只是性格不同而已,都是非常正常的寶寶。 那么,“馬拉松”寶寶該按時喂養嗎?他經常是奶頭拔出來就哭,沒一會兒就“餓”。想讓這么希望和喜愛吃奶的寶寶變成“小鬧鐘”,操作起來,可不是一般困難呀! 3.寶寶想吃奶,不都是因為餓。 有時是渴,有時是太熱,有時是缺乏安全感想媽媽陪,有時是解了大小便,有時是不高興,進入淺睡眠期醒了,做夢了……不過幾乎所有原因引起的哭鬧,都能用塞奶頭安撫片刻(胃食道反流、腸絞痛等除外,有時會拒奶)。 人類的自然離乳期大概是2~4歲,弗洛伊德提出的“口欲期”,也基本與這個時期對應。期間孩子都喜歡用自己的嘴巴來認識自己的身體和外界事物,吸吮東西也很容易安撫自己,當然,媽媽的乳房是最好的安慰。 不知道寶寶為什么哭,偏不給他吃奶頭,自己一手抱著哭鬧不休的小人兒晃悠,一手對著書找“原因”,甚至讓他“哭個夠,哭對肺好!”,是不是太殘忍了,自己也太折騰了? 4.新生的寶寶,缺乏安全感,“抱慣了”的說法不是空穴來風。 除了胃食道反流、腸絞痛等讓孩子愛抱的原因,孩子有很強的秩序感,不喜歡更改入睡模式,所以如果經常被抱著睡,就喜歡一直抱著,放不下來;即使放下來,到了淺睡眠期,發現自己沒被抱著了,也非常容易醒來。 寶寶剛入睡15~30分鐘內經常是淺睡眠期,很容易醒,稱“落地醒”,要抱的話就得抱這么久,睡深了再嘗試放下來。之后1~3小時深淺睡眠交替一次。 老人“抱慣了”的說法,其實有理有據。到了兩個多月,孩子自我意識形成,秩序感變得更為強烈,一些孩子這時候很挑剔,挑照料者,挑乳頭,挑剔家中物品擺放的位置,最挑困倦時的安撫入睡方式! 小人兒,是具有充沛情感的小動物,當他呼喚的時候,還是盡量用乳房滿足他的心愿吧,可別只想著跟喂牲口似的只把他的胃填滿,長高長壯。 5.寶寶這么想吃奶,可把媽媽累壞了。寶寶想吃奶的愿望要不要每次都回應?“奶癮”要不要戒?會不會慣壞寶寶? “奶癮”這個詞,在網上見得很多。這聽上去就讓人感覺不舒服,感覺跟“毒癮”“網癮”啥的有得一拼,讓媽媽們很猶豫。 試想,咱們見過小動物吃奶像吸毒一樣“成癮”,黏在媽媽乳頭上撕不下來,一輩子都得靠吃奶尋求營養和安撫、進入夢鄉的嗎? 如果媽媽能對寶寶的要求及時回應,會給他充足的安全感——他被滿滿的愛意包圍,這會讓他感覺自己很好,很值得被愛。這樣的孩子,反而更有信心,愿意早早離開媽媽的撫慰和懷抱,勇于嘗試新事物和適應廣袤的、豐富的外在世界。 反而,心理上沒有得到滿足的寶寶,會把自己用于發展的能量,分出一大部分用于尋找大人回應、消解自己的困惑和不良情緒上,更會變本加厲存“念想”。 試想,我們小時候大人不讓吃零食,會不會在大人看不到的時候,或長大自己掙錢了,有一陣子瘋狂地買零食吃?大人的“控制”“壓抑”,如果沒有采用合適的方式內化成他自己的想法,并主動實施,效果經常會適得其反。 6.孩子會慢慢形成晝夜節律,睡整覺。 2~3個月后,寶寶慢慢形成晝夜節律,白天睡眠減淺,晚上睡眠拉長,很多孩子一次睡眠超過5~6個小時,就是傳說中媽媽們夢寐以求的“整覺”。 剛才怕吃多、睡少了,現在又怕吃少、睡多了。這下,媽媽們又犯難了——要不要按著鬧鐘,叫醒寶寶喂奶呢?感覺這么小的孩子,特別不耐餓呢! 不需要!人類晚上并不需要多少食物。早期寶寶1/5~1/4的口糧是晚上吃的。后來慢慢趨于單純的吸吮安撫。 你可以試試,在寶寶睡眠較深的時候喚醒他吃奶,他將更缺乏安全感,往往會非常憤怒地號哭起來,經常還會抗議吃奶。想想,我們睡得好好的,被突然吵醒,多難受啊!多想發脾氣啊!孩子心里會不痛快,太正常不過了。 總結 我們信奉這些“言之鑿鑿”的育兒理念的時候,忽略了一個最基本的生物學事實——媽媽和寶寶的感情是互動的,也相互需要。 如果媽媽們非糾結寶寶是不是吃太多次、每次吃太久,要不要限制個固定的時間點,一偏離自己的控制就會感覺煩躁,喂奶多了還會心生“怨念”,覺得自己特別悲苦可憐。 按時喂養,聽見寶寶哭,又覺得他很可憐。這樣焦慮不安、左右不是、患得患失的心態,嚴重地影響了媽媽的幸福感。 所以,想要媽媽寶寶的喂哺、養育過程輕松、愉悅,喂奶這種生物性的行為,還真得遵循自己的內心來。就好比餓了吃飯,渴了喝水,發情的動物得找“對象”等。 基于“訓練”“戒斷”目的的一些理念,哪怕再時髦,“效果”再誘人,媽媽們一定得仔細思考、權衡下是否合理。 當然,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除了母乳,還會接觸到配方奶粉和各種輔食。無論是配方奶粉還是輔食喂養,最好根據孩子的需求來,而不是完全的機械化喂養。 發表評論
站長聲明:以上關於【寶寶是按需喂養,還是按時喂養,好呢?-育兒問題解答交流分享】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,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,歡迎發送至:1@qq.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,本站人員會在2~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,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