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受「不完美」,才能打造美好的親子關系!:育兒幸福

時間:2023-10-28 02:38:09 作者:育兒幸福 熱度:育兒幸福
育兒幸福描述::霍金深知,地球要創造出生命,就需要巨分子相互碰撞,以繁衍出「瑕疵品」。由此我們得知,在物理世界,不完美也是必要的性質。無獨有偶,溫尼考特也觀察到,在人類發展過程中,不完美也是要件,打從出生起,我們需要透過缺陷才能成長。 (即使偶爾犯錯,媽媽天生就是「夠好的母親」) 若產后媽媽獲得悉心照顧,將與寶寶關系更親密和諧 相對于其他哺乳動物,只有人類在初生第一周會表現出異常的無助舉動,一旦受到驚嚇,便會反射性將雙臂高舉過頭。此外,新生兒的睡眠模式也毫無道理,一天到晚不是想吃就是想拉。 然而,之所以如此,是因為大腦尚未發展完全,胎兒為了順利通過產道,在子宮內只會發展百分之三十的大腦,出生后才會開始發育剩余的百分之七十,所以出生時全仰賴照顧者打理自己的世界。 正是如此,新手父母才會說,顧小孩是全天候的工作。溫尼考特觀察到,假如母親產后獲得他人照顧與支持(美國文化并不強調婦女產后照護),那么她跟寶寶會更加親近和諧,他稱之為「全心奉獻的母親」,她們會以正常、健康的方式全心全意照料嬰兒的一切需求。這么一來,嬰兒前幾周感覺無助時,就會覺得母親永遠在身邊。 即使偶爾犯錯,天生就是「夠好的母親」 然而,在嬰兒沒有異常的狀況下,這種情感和諧只是暫時的,大約十周后,他開始有自理能力,便會開始作亂。大腦和身體逐漸成長,原始反射也會消失,嬰兒的身體會變得更加協調。溫尼考特指出,這個時候媽媽必須「犯錯」,絕對不能滿足嬰兒的所有需求。注定犯錯的母親有一項全新任務,她要成為溫尼考特所說的夠好的母親(good-enough mother)。 溫尼考特意識到,多數媽媽本來就全神貫注在自己的寶寶身上,一旦對方感到無助時,她們第一時間就會發現。所以,她們天生就是「夠好的母親」,他人如何也教不來。 很多人都以為,「夠好的母親」只是用來安慰媽媽的話,只是用輕松的口吻,讓她們不要記掛自己犯的錯。事實上,這個概念反映出更深刻的道理:犯錯與缺失是人格健全發展的必要條件。 不求完美,只求表現及格就好! 睿智的溫尼考特指出,失敗(霍金說是「出錯」)是無可避免且不可或缺的。母親不應該追求完美,而是表現及格就好。嬰兒要學著去適應母親的缺失,體認自己和母親是不同的個體。當他能學會面對生命中必然出現的挫折,自體與他者的分際就成形了。 在這個基礎上,人類發展出自我調節(self-regulation)的能力,它對學習發展與社交能力至關重要。個體與他人一同修通犯錯、失敗的經驗,才能培養自我調節能力。溫尼考特在《游戲與現實》(Playing and Reality)中寫道: 當然,照顧者應該提供「夠好的」環境,這是個體成長發育的必備條件。有些基因確實會決定個體的遺傳特征與傾向,帶領他長大、成為成熟的人。不過,情感要能健康發展,絕不能缺少「夠好的」環境。請注意,我沒有用到「完美的」一詞,世上只有機器才是完美的。不完美才是人類適應環境必要的特質,也是改善環境的因素。 發表評論
站長聲明:以上關於【接受「不完美」,才能打造美好的親子關系!-育兒幸福】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,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,歡迎發送至:1@qq.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,本站人員會在2~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,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