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兒出生24小時內,要做好4項護理,關乎寶寶健康,別大意:寶寶社交活動分享交流

時間:2023-10-11 10:16:29 作者:寶寶社交活動分享交流 熱度:寶寶社交活動分享交流
寶寶社交活動分享交流描述::寶寶的出生,帶給爸爸媽媽激動和歡樂,但同時也帶來不少“幸福的煩惱”。 第一次當爸爸媽媽,新手上崗,很多方面都不會。 不會判斷是不是正常、不會判斷對不對,甚至最基礎的喂養和護理都不會。 不過,好在0-12個月的寶寶生長發育都有規律,養護也有方法可遵循。就比如在寶寶剛出生的24小時內,就需要做好4項護理,全做到位了,寶寶才更健康! 新手爸媽們快來看看,看你都做對了嗎? 第一項:“哭著出生”才更健康 就算沒經驗的人也經常從影視劇中看到新生兒出生的場景,一般是在寶寶出生的那一刻,會啼哭,而且哭聲越響亮,所有人越高興,這是為什么呢? 這是因為胎兒在媽媽肚子里不需要自己呼吸,但出生后要成為獨立存活的個體,就先得學會“自己呼吸”。 因此,出生后,就會啟動“雙肺功能”,完成自主呼吸。 當寶寶“吸氣-呼氣”完成呼吸的過程時,由于 空氣沖擊聲帶,就會讓寶寶發出“哭聲”。 哭聲越大,代表寶寶的雙肺功能越好,也就說明更健康。 但如果寶寶哭聲微弱,或是一直沒有哭,醫生會根據情況進行處理,比如彈寶寶腳底、輕拍寶寶背部或臀部,甚至把寶寶倒立過來,以此刺激寶寶哭出來 但如果都不管用,還會給寶寶進行吸氧或其他緊急處理,以確保寶寶安全。 第二項:出生24小時內“排大小便”才更健康 記得我兒子出生后不久就拉了大便,不過當時看到他大便的第一眼,特別緊張,是墨綠色,而且很像鋪路的柏油那樣,娃爸更是緊張地叫來了護士。 護士一看,說“正常的,很健康。” 我倆聽的都傻了眼,明明顏色和性狀都不正常! 后來護士解釋說,這叫 胎便,新生兒剛出生的前幾天拉的大便都是這樣的,這是在媽媽肚子里時攢下來的,一般拉2-3天。 胎便拉完就開始拉正常大便,正常大便是金黃色,比較稀,但中間會先拉黃綠色的過渡便。 聽到護士這么說,懸著的心下放松下來。 第三項:出生后保持“中性溫度”寶寶才更健康 從小印象中,新生兒寶寶總是被裹得里三層外三層,生怕寶寶受涼生病了。 后來在醫院實習時,才知道剛出生的新生兒,體溫調節中樞發育尚未完善,再加上這時寶寶的 皮下脂肪薄,很容易受到外界溫度的影響。 而外界溫度又比媽媽子宮內的溫度低,寶寶出生后體溫會下降明顯,若是能提供一個溫度適中的環境,寶寶的體溫可逐漸回升到36℃-37℃。 這個最適宜的“環境溫度”,就是“中性溫度”,保持這個溫度,可以保持寶寶的正常體溫,新陳代謝率最低,消耗的氧氣也最少。 而且熱量消耗少,就可以 使熱能和營養素最大限度地用于生長發育,特別是寶寶的 神經系統發育。 第四項:出生24小時內接種“兩針疫苗”才更健康 寶寶出生后的24小時內,護士會給寶寶接種兩針疫苗。 沒經驗的新手家長會心疼寶寶,一出生就被扎針,其實這全是為了寶寶好,關乎到寶寶的健康和以后上學問題。 寶寶的每次疫苗接種記錄在疫苗本上都有,上幼兒園時需要把疫苗本交到幼兒園,若是沒接種疫苗的寶寶,會影響孩子上幼兒園。 但是,為什么一出生就要給寶寶接種疫苗呢? 這是因為新生兒身體很嬌弱,很容易受到病毒侵害,這兩針疫苗接種也是根據國家疫苗接種計劃安排的,而且是免費為寶寶接種的。 一針是乙肝疫苗,一針是卡介苗,了解了這些知識后,新手爸媽們要配合好護士,按時幫寶寶接種。 這4個方面,你家娃都做到位了嗎? 出生24小時,對于養娃來說,才是剛剛開始,后面帶娃的日常更是“煩惱不斷”。 這就需要新手爸媽們 提前學習些科學育兒的知識,了解每個月寶寶的發育規律和養育重點,幫助寶寶更好的生長,減少焦慮也較少掉坑。 發表評論
站長聲明:以上關於【新生兒出生24小時內,要做好4項護理,關乎寶寶健康,別大意-寶寶社交活動分享交流】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,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,歡迎發送至:1@qq.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,本站人員會在2~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,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