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添加輔食時,家長要避免十個誤區,別等寶寶生病才后悔:媽媽生活技巧分享交流

時間:2023-10-20 04:30:11 作者:媽媽生活技巧分享交流 熱度:媽媽生活技巧分享交流
媽媽生活技巧分享交流描述::你們家的孩子幾時加輔食?加輔食時是飯吃得多還是奶喝得多?輔食的種類有哪些?第一次加的輔食是什么? 輔食是孩子從流質食物過渡到固體食物的第一步,是孩子邁進成人的第一步,是孩子營養供給方式變化的第一步。 孩子加輔食是一個很重要的階段,對孩子加輔食意味著 可以自主進食,輔食可以抓來吃,大大加強孩子自信心,讓孩子知道我可以的。 1、可以讓孩子口腔的肌肉更強壯,有利于發音 孩子吃飯時用到的口腔肌肉群,和說話時用到的口腔肌肉群是相近的,差不多的,通過每天吃東西的咀嚼,可以讓這些肌肉更強壯,有利于孩子以后學說話時,可以清楚地發音。 2、可以讓孩子的牙齒更堅硬 孩子的牙齒也是用進廢退的,經常用牙齒會變得更堅硬更鋒利,而輔食需要牙齒進行咀嚼,可以很好的鍛煉牙齒。 前提是家長正確地給孩子添加輔食,加輔食不正確反而會害了孩子。比如輔食加得太早,會讓孩子消化不良引起積食,如果輔食全都是吃軟軟爛爛的粥,那也鍛煉不了孩子的咀嚼能力,不利于孩子以后語言的學習。 家長給孩子添加輔食,避免以下十個誤區,讓寶寶長得更快更聰明 第一個誤區:滿月后就給孩子加輔食 小編小時候在農村生活,還記得隔壁家的嫂子生孩子的時候,婆婆就說孩子滿月之后就可以給孩子加點米糕了(其實就是米粉加水蒸熟),孩子才能吃得飽,晚上睡得的好。 現在我還記住大嬸喂孩子吃米糕的畫面:大嬸用一個小勺子喂,但是孩子用舌頭把米糕頂出來,而大嬸卻用蠻力繼續把米糕推給孩子,終于胳膊扭不過大腿,米糕還是進入孩子的嘴巴。但是沒一會米糕順著孩子的小嘴流了出來,而大嬸立馬用勺子把嘴角的米糕,又給撈起來再給孩子吃,最后吃了好幾口,才用一張黑乎乎的毛巾給孩子擦了一下嘴巴。 現在想起來這個孩子真是牛啊,這樣喂養也長大了。 一個成都的孩子就沒這么幸運了,孩子出生3天家長開始喂輔食,喝米湯,吃小餅干,結果把孩子喂進了醫院。 《中國營養學會》:給孩子添加輔食最早不能早于4個月,建議要在6個月左右添加,最晚不能晚于8個月。 第二個誤區:第1種輔食吃稀飯 家長:自己家里面自己種的米不打農藥,安全純天然,外面買的很多是轉基因啊。熬成稀飯還可以喝一點點米湯,粥最營養的地方就在湯里了,我們這叫米油。 但是自己家里的米營養單一,主要是碳水化合物,而孩子加輔食不僅僅是為了補充熱量,更重要是補鐵。 建議第一種輔食加的是含鐵的米粉,現在在市面上銷售的所有米粉都強化了鐵的。而且也要通過國家嚴苛的檢驗,安全性是沒有問題的。 給孩子吃稀飯容易導致孩子缺鐵,缺鐵的孩子大腦供氧不足(鐵是氧的運輸工具,鐵少了氧自然就少了),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。 第三個誤區:一開始就給孩子吃好幾種輔食 之前一個家長說:孩子吃輔食拉肚子,我問她給孩子吃什么了。 她說孩子吃了兩天米粉,有一天自己打了一個果汁:有香蕉,蘋果,百香果,給孩子試了一下,孩子很喜歡喝,就給孩子喝了一小杯。沒到兩個小時,孩子就拉肚子了。 孩子剛開始加輔食時,一定要一樣一樣的加,先一種輔食至少要觀察孩子三天,沒有問題再加新的輔食。 同時加幾種孩子沒吃過的輔食,孩子難適應反而會拉肚子,而且你還搞不清楚到底是哪一種輔食引起的。 第四個誤區:換奶時加新輔食 有些父母會在孩子六個月時,給孩子從一段奶粉轉二段奶粉,剛好這時候也可以給孩子加輔食,于是雙管齊下,卻不想孩子小小的腸道,沒有能力同時消化這兩種變化,一下子就全拉出來了。 或者皮膚也長出了疹子,家長卻不知道到底是新加輔食孩子不適應,還是新換的奶粉孩子不適應。 加新輔食三天內別換奶粉,換奶粉成功之前(孩子完全喝新的奶粉而且各方面沒有問題)不加新輔食。 第五個誤區:輔食就是要軟糊 剛開始加輔食時軟糊沒有錯,畢竟剛從喝的奶轉到吃的輔食一下子別轉得太快,中間有一個軟糊的米糊做緩沖,讓孩子腸道有一種適應的過程。 但是一歲前一直給孩子軟糊的食物就不對了,孩子的腸道六個月都沒有長進?不可能的。而且一歲前都吃軟糊的食物,一歲后也不能馬上吃固體的食物啊! 加輔食一定要循序漸進,不能永遠停留在只給孩子吃軟糊的食物,要慢慢的增加食物的硬度,比如在六個月的時候吃軟糊的米糊,之后吃軟的粥,慢慢吃軟的飯。 開始加軟糊的南瓜,慢慢是切碎的肉,再慢慢給孩子加黃豆大小的顆粒類肉塊,或者是瓜類。 慢慢的鍛煉他的咀嚼能力,慢慢磨孩子的牙齒。 第六個誤區:用奶瓶裝輔食 《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》建議:孩子在六個月的時候,慢慢地要順利用杯子來喝水,奶瓶只能用來裝奶和沒有甜味的白開水。 孩子的輔食一定要用碗來吃,奶瓶是喝水的工具,而輔食是用來吃的,輔食要用碗來裝,用勺子來吃。 把輔食裝進奶瓶,把奶嘴剪大點讓孩子自己吸,很多家長覺得這樣方便多了。家長方便了,卻和給孩子添加輔食的目的背道而馳,不能鍛煉孩子的咀嚼能力,也不能鍛煉孩子的吞咽能力。 第七個誤區:輔食只能家長喂養 當孩子想自己吃輔食時家長卻說:哪能讓孩子自己吃,吃得滿身滿地都是。孩子哪里會吃啊,都是在玩的,吃不飽的。 對于孩子來說,吃輔食并不是為了可以吃飽,主要的作用是學習,學習怎么在大腦的指揮下,把手里的食物送到自己的嘴巴里(對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是一種鍛煉)。這學習的過程就充滿的樂趣,這樣的樂趣會讓孩子對吃飯產生興趣。孩子以后不容易挑食。 家長不要怕臟,洗洗就行了,不要怕孩子吃不飽,剛好可以讓孩子體會到饑餓,或者可以等孩子自己吃完之后喂兩口。 在孩子8個月左右,很想自己吃的時候,可以做一些方便用手抓的食物,比如饅頭,面包等給孩子自己抓著吃。 第八個誤區:做輔食要放鹽 老人家:輔食不加鹽哪有味道,孩子怎么會吃呢?孩子吃點鹽才有力氣。 以前農村很多人是做體力活的,會流很多的汗,汗水中含有大量的鈉,所以鈉會流失,做苦力活是要吃鹽補鈉。 但是小嬰兒不需要做什么苦力,加上冷有暖氣熱有空調,孩子出汗也會太多,不會流失多少鈉。 7-12個月的孩子每天需要350毫克的鈉,每天喝母乳和奶粉就能達成這個量了。不需要通過加鹽來補鈉了。 給孩子加鹽反而畫蛇添足,不需要的東西會加重孩子腎臟的負擔。 第九個誤區:給孩子多吃輔食少喝奶 奶奶:飯菜肯定比奶更有營養啊,而且我家娃愛吃飯菜,長大了吃飯就行了,不用喝這么多奶了。 當孩子吃輔食后一些老人就覺得,孩子能吃輔食了長大了不需要喝這么多奶了,一天吃三四餐輔食,奶反而喝得少了。 事實上孩子在一歲之前吃輔食,主要是學習和鍛煉,奶才是提供營養的主要食物。 所以一歲前要保證孩子每天800毫升的奶量。一天吃兩三餐的輔食就可以了。 吃太多輔食孩子消化不良,還會造成孩子的負擔。 第十個誤區:過早給孩子加蛋白,海鮮類食物 海鮮,雞蛋蛋白,這些蛋白質含量極高的食物,營養是很好,但是卻營養引起孩子過敏。比如七個月就給孩子蒸雞蛋羹(整個雞蛋一起蒸),10個月給孩子吃蝦或者蟹等海鮮。 孩子的腸道,沒辦法一下子應對這些大分子的蛋白質,會引起孩子拉肚子或者長皮疹,反而不利于孩子身體的健康。 孩子添加輔食吃什么,吃多久,吃多少,怎么吃都有講究,家長要避開以下十個誤區,讓孩子吃得健康吃得聰明。 發表評論
站長聲明:以上關於【孩子添加輔食時,家長要避免十個誤區,別等寶寶生病才后悔-媽媽生活技巧分享交流】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,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,歡迎發送至:1@qq.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,本站人員會在2~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,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。